吾读小说网 > 赵孝成王英烈传 > 第一百三十八章 将相不和

第一百三十八章 将相不和

吾读小说网 www.5du5.co,最快更新赵孝成王英烈传 !

    范雎回到府邸,王稽、郑安平等人前来拜访。范雎笑着问道:“你们两位怎么来了。”

    范雎是魏国人,做为须贾门客,出使齐国时,得到齐襄王赏十金。魏齐等人怀疑范雎通齐卖魏,让他差点丧命。范雎在郑安平帮助下,得以存活下来。又因为秦使王稽的帮助下,离开魏国来到秦国。

    范雎以秦知太后,不知秦王,为祸子孙为由,献计秦王稷,囚禁芈太后、驱逐四贵。范雎深得秦王宠爱,成为秦相。范雎睚眦必报,对待有恩于他的人,定会报答。

    长平一战,秦国大胜,赵国惨败。王稽看准机会,来见范雎,希望他记得昔日的恩情,提拔他官职。

    王稽也没有直接表明来意,问道:“秦相,我国长平大胜,武安君斩杀赵卒四十五万,直扑邯郸。秦相,武安君能攻克邯郸,亡了赵国乎?”

    郑安平也道:“武安君长平斩杀赵国四十五万,扬威诸侯。武安君拿下邯郸,再建不世之功。武安君在秦国的地位将稳若泰山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高兴太早了。”范雎见两人用惊讶地表情看着自己,含笑道:“我们是不会打邯郸。”

    王稽问道:“秦相为何说我们不会打邯郸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虽没说话,但也是以同样的表情看着范雎,等待他的答案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。”这两人是范雎的恩人,也是他推心置腹之人,也无需隐瞒,“武安君长平坑杀赵卒四十五万,立下不世功勋。你们说,王上应该封武安君什么。”

    王稽没想过这个问题,按着武安君的功勋,他也不知道秦王会封武安君什么。

    “无官可封。”范雎也知他们答不上来,话锋突转,“就会功高震主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闻言,背后冒出一股冷汗,问道:“秦相的意思是说,王上忌惮武安君。”

    王稽性子比较沉稳,想了想,压低声音道:“武安君拿下长平,士气正盛。武安君挥师东进,一鼓作气,便能攻克邯郸。王上不想打邯郸,秦相也不想打邯郸。秦相打算如何劝说王上罢兵?又如何让武安君撤军归国?”

    “你啊!一点都不了解王上。”范雎没想到王稽会提出这两个问题,淡淡一笑,“我问你们,一国之君,最忌惮的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王权受到威胁。”王稽在秦国二十多年,岂不知秦王最担心的是什么事。

    “臣子权利过大,君王不能约束。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,田氏代齐,燕王哙被权臣子之逼迫禅位,这些往事都给君王敲响了警钟。”范雎语调沉重,“王上继承和发扬父兄之业,是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啦!对王上,一点都不了解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问道:“秦相,这话是什么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王上是做大事之人,仁慈,成不了大事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抱怨道:“秦相说话总是让人听不明白。”

    王稽想起秦王稷处理芈太后,驱逐四贵的手段,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。此时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然,王稽却知道,秦王稷不是仁慈之君。

    范雎神色凝固,语调肃然道:“武安君是把利刃,能伤敌,也能伤己。伤敌,自然能建立不世功勋。若不小心伤到自己,那就祸害无穷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笑道:“秦相我没听错吧!武安君能伤敌,也能伤己。”

    “武安君破长平,斩杀赵卒四十五万,立下不世之功,这是伤敌。”范雎话锋一转,又道:“秦国上下只知武安君,不知王上,这就是伤己。武安君这把利刃,王上若用不当,就会伤了自己。”

    王稽琢磨少许,问道:“王上敢囚禁芈太后、驱逐四贵,岂会怕武安君。”

    范雎见王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,“武安君是我国的战神,军中地位甚高。王上处置不当,恐怕会激起兵变,也会寒了将士之心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插话道:“这下我听明白了。王上是想打压武安君。”

    “取上党,击赵卒。王上以王龁,取代武安君,这还不能说明一切。”王稽顿了顿,又道:“武安君破了赵卒,军威更甚。王上打压武安君,会不会”

    “会不会什么。”郑安平急道:“你倒是说啊!”

    王稽不答,问道:“王上做事稳重,此次,会不会太急了点。王上不赞成武安君伐邯郸,两人的关系岂不是”

    郑安平道:“你怎么说话,总是说一半,累不累。”

    范雎道:“王上,这次不出手也不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。”王稽想不出秦王稷要出手的原因。

    范雎道:“武安君坑杀赵卒四十五万,虽建立不世功勋。但,此举也让王上,留下千古骂名。”

    王稽道:“战争总会伴随死亡,这是血的代价。王上,怎会留下千古骂名。”

    “两国交战,会死很多人,这是战争的法则。”范雎啧啧有声道:“武安君杀的是赵国二十多万降卒。”

    王稽瞳孔睁大,“武安君杀降?”

    “武安君杀降数十万,殷商、姬周,未曾听闻,其影响深远。诸侯六国见秦国残暴,泯灭人性,又兵伐邯郸,亡赵社稷。此举,群雄激愤,定会合纵伐秦。”范雎长出一口气,“武安君杀降,将王上置于险境。你若是王上,又会如何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喊道:“赵氏善战,民风彪悍,岂是那么容易所灭。”

    “灭赵不易,又要迎战诸侯。秦国能与天下诸侯一战乎?这个答案,我不说,你们也知道。”范雎换了一口气,又道:“王上如何处置武安君,需要一个恰当的理由,还要步步谨慎,不能太急。”

    王稽问道:“王上会以什么手段让武安君撤兵归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以兵疲国虚为由,献策王上。王上以此为由,罢兵熄战,停止征伐邯郸。”

    王稽道:“秦相献的计策。”

    “纵使我不献策,王上也不会攻伐邯郸。”范雎想起秦王稷的表情,又道:“王上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,支撑自己。我不过是顺势而已。”

    王稽听到这番话,总算明白了,范雎为何会深受秦王稷的宠爱,而屹立不倒。此人,不仅有治国之才,善于察言观色,知大局,顺天命。还懂君王之道,君王之心。

    范雎说了这么多话,怕说太多,泄露机密,转移话题道:“你来见我,是有事吧!”

    王稽点头道:“我来见秦相的确有事。”

    “你我之间的交情,有什么事就直说。”

    “秦相知天文、晓地理,更懂君王之道。”王稽抛出自己的问题,“有三件事不可预知,有三件事令人遗憾。”

    “哦!”范雎问道:“那三件事不可预知,那三件事让人遗憾。”

    “君王死,你死,我死。这三件事是不可知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天命,的确不可知。”范雎听闻这个有趣的问题,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那三件事,令人遗憾。”

    王稽神色平和道:“君因我,没得君王重用;君死,未曾报答我;我死,君不曾举荐我。这三件事,岂不令人遗憾。”

    范雎闻言,久久没说话。王稽之言是骂他,富贵了,却忘了当初的恩人。范雎不失尴尬地笑道:“君之心,我懂了。君之事,我不曾忘。”

    赵国使者苏厉来到秦国,拜访范雎之后,便在咸阳城四处走动。苏厉吃了些秦酒和美味,返回馆驿歇息。

    楼言见苏厉回来,赶忙上前相迎。楼言站在远处,就闻到苏厉一身酒气,问道:“先生,怎么喝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苏厉打了一个酒隔,“心情高兴,就管不住嘴。”

    楼言见来秦这么久了,还没去面见秦王,忍不住问道:“先生,我们何时入宫去面见秦王,商谈两国议和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用主动去见秦王。”苏厉步伐凌乱地往里走,“这样会降低了身份,还会让谈判陷入被动。”

    楼言见赵王派了一个只会喝酒,不顾家国大事的人,问道:“王上将两国和平的任务交给了先生,先生不入秦宫,如何完成王上的使命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,我自有主张。”苏厉一边走,另一边道:“我拜会了范雎,秦王自会召见我。”

    楼言不解地问道:“先生入秦,不见秦王,却见范雎,这是为何。”

    苏厉继续往前走,“范雎是秦王的宠臣,我见他,议和就成功了一半。”

    楼言怔了一瞬,“先生之言,我听不明白。”

    苏厉进入大厅,坐了下来,“范雎之言,秦王无不听之。我说服了范雎,议和不就成功了一半。”

    “范雎不是我们的朋友,岂会帮我们劝阻秦王,停止伐邯郸。”

    “以前不是,现在是了。”苏厉端起茶水,喝了一口,凝了凝神,“武安君和范雎是朋友,还是敌人。”

    楼言没听过这二人有隙,也没有听闻这二人较好,“他们不是敌人,也不是朋友。”

    “不。”苏厉语气笃定道:“他们是敌人。”

    “敌人?”楼言听到这两个字,很久才回过神来,问道,“武安君和范雎怎么会是敌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年,秦王也一直在打压、削弱武安君在秦国军中的影响力。这些,你不会也没听闻吧!”

    “不曾听闻。”秦国君臣齐心协力、团结一致才打赢了长平之战。范雎和白起是敌人,秦王打压白起,这怎么想也是不可能的事。

    苏厉看事情比较远,问道:“秦王稷囚禁太后、驱逐四贵,是范雎献的计策。武安君因穰侯举荐,他能扬名诸侯。穰侯倒了,武安君日子也难过了。秦王夺上党,不以武安君为将,反而以王龁为将,这就是最好的印证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别忘了,伐韩,是武安君主导。”楼言想了想,坚持自己的判断,“这又如何解释。”

    “韩国孱弱,武力比不上秦国。秦王以白起伐之,是为了稳住他。”

    楼言又问:“长平之战,秦国能够获胜,武安君居功至伟。秦王稷若想打压武安君,岂会让他为将。”

    “秦王稷以白起为将,换下王龁,这也是无奈的选择。长平打了三年,秦、赵两国都很艰难啊!我国换下廉颇,秦国换下王龁。”苏厉感叹道:“这就是秦王稷的厉害之处。有利于秦国的事,他可以忍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是不懂。”

    苏厉问道:“白起长平坑杀赵国四十五万,按照秦国军功,秦王会封他什么?”

    楼言回道:“按照,武安君的军功,位列三公、封侯拜相,不在话下。”

    “武安君位列三公,封侯拜相,范雎的地位就会动摇。武安君破邯郸,那应该封他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裂土封国。”苏厉见他答不上来,“范雎从魏国来到秦国,历尽磨难,熬了数十载,才得到相位之尊。为了自己的地位,范雎也会阻止秦王伐邯郸。”

    楼言质疑道:“范雎,会帮我们乎?”

    “范雎有才华,也有野心。范雎帮我们,也是帮自己,还能给赵国落下一个人情。”苏厉又喝了一口茶水,“武安君位立三公、封侯拜相,威胁到的不只范雎,还有秦王。”

    楼言想想就觉得好笑,“先生这话,怎么说的。武安君怎会威胁到秦王。”

    “长平大胜,武安君封侯拜相,位立三公。若破邯郸,亡赵国,再建功勋,就是裂土封王。秦王会有如此雅量乎?”苏厉摇了摇头,“秦王不会让任何人,威胁到自己的王权。”

    楼言也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,问道:“先生看到秦国君臣、将相不和,才冒死入秦的吧!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苏厉笑道:“我看到了秦国君臣、将相不和,才敢入秦。”

    楼言佩服这些纵横之人,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,“先生,此次议和,我们能够成功乎?”

    “我们议和定能成功。”苏厉眸色充满自信,“长平之战,没有分出胜负,秦国君臣上下一心。长平分出胜负,秦国君臣的矛盾,也将会进一步激化。秦王、范雎、白起,这三人的矛盾,也会扩大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入秦,早有准备。”

    苏厉说了这么多,口有些干涩,又喝了一口,“我答应入秦,不做点准备,如何入手。”

    楼言佩服道:“原来,先生入秦之时,就有把握。”

    “秦国君臣、将相不和。”苏厉谈笑自若道:“我只有利用这点,才能成功。”

    楼言松了一口气,“闻先生之言,两国止息兵戈,这事办妥了。”

    “秦王不会伐邯郸,但也会痛宰赵国一顿。”苏厉叫苦道:“接下来,我们要和秦国朝臣谈判。”